菠萝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批高管密集离职,千亿负债压顶,蓝光的 [复制链接]

1#
行*求职招聘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437.html
前些日子,蓝光发展(.SH)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子公司蓝光和骏拟转让其持有的蓝光嘉宝服务(.HK)64.%的股份给碧桂园服务。这已经不是蓝光发展第一次出售资产,上半年,蓝光发展便已出售了旗下迪康药业%的股权。在众多投资者的眼中,物业服务无疑是优质资产。年,蓝光嘉宝在11个月内并购了17家公司,成为是年当之无愧的“并购之王”。作为如今的风口,物管行业在资本市场享有高估值的背景下,蓝光发展选择此时将物业管理业务转让,不免让人产生疑问。至于原因,蓝光也很坦然:此交易有利于增加公司现金流,促进公司核心业务的经营和拓展。也就是缺钱。

01.

蓝光发展多缺钱?2月8日,蓝光发展发布了业绩公告,公司年的总负债继续上升,由报告期初的.7亿元增长29.95%至.2亿元,其中有息负债总额增长26.89%,达到了.4亿元。截至年末,蓝光发展的资产负债率为82.23%、净负债率为92.93%,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3.65%。

图源:蓝光发展年度业绩快报

可在去年中期的时候,蓝光发展三条红线都踩中。而净负债率的下降,主要靠少数股东权益增长、净利润累积和永续债增长。年9月末,蓝光发展的少数股东权益为.03亿,较年初增幅28.61%。另外,其永续债规模达到44.74亿。永续债本质上是债务,但在财务报表中,却能被归结为股东权益,从而增厚净资产。可以看到,靠着少数股东权益和永续债在第三季度期间,增长了21.13亿,蓝光发展压下了净负债率,如果没有这波操作,想必净负债率还得破%。此次出售蓝光嘉宝服务,公司可回笼数十亿资金,但对于千亿负债而言依旧是杯水车薪。蓝光发展目前手头上的现金,仍无法覆盖年年内到期债务。截至年三季度,蓝光发展手头上的货币资金为.3亿,但一年内到期的债务高达.6亿,其中短期借款为78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6亿。在不惜“卖子”之前,蓝光发展就一直通过各种手段来回笼资金。去年7月,蓝光发展旗下迪康药业的%股份,作价9亿元转让。去年8月,蓝光发展以7.5亿元价格收购南宁一地块,9月将项目49%的股权出售给大唐地产,今年1月,又把剩余的51%股权也出售,退出项目。去年10月,蓝光发展发行了15亿元,利率7.5%的中期票据,募资全部用于偿还有息债务。今年1月29日,蓝光发展控股股东蓝光集团,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万股,补充质押给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万股,质押给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蓝光集团已质押8.1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80%。02.蓝光发展大本营失守

据悉,年,杨铿的“蓝光大厦”正式开工。也是在这一年,“兰光”正式改名为“蓝光”,下属公司全部改名。

随后,蓝光在四川越做越大。年我国房改之后的红利,蓝光可以说全赶上了。年前后,乘着成都大规模旧城改造的东风,其业务规模迅速壮大,很快成为川派房企的领头羊,号称“成都地产一哥”。

年,借壳迪康药业上市以来,蓝光发展试图加快自己的速度。

-年,蓝光发展的销售额从.36亿元猛升到了.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9.9%。

但到年,达到亿的顶峰后,蓝光的房地产权益销售额开始连续两年负增长。克而瑞统计的数据显示,年蓝光发展的权益销售额滑落至亿元,排名40开外。

冲上千亿后后劲不足,不仅销售下滑,蓝光发展在大本营成都也吃了一鼻子灰。

年半年报数据显示,蓝光发展在成都、滇渝、华中、华东、华北、华南六大区域,不论是销售面积还是销售金额都同比下跌,其中成都大本营在销售面积上同比大跌43.15%,销售金额也同比下跌38.03%。

易居发布的年成都房企销售排名显示,年,蓝光发展在还能以97亿元的销售额排名第6位,到了年,却连成都的前十名都排不进去。

成都是蓝光发展的发家之地,可如今却被其他房企不断蚕食。蓝光发展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业绩不保,董事长杨铿想必也将大失所望。

曾经的四川一哥,光芒正在逐渐消退……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年前,杨铿还在大力推进多元化发展战略。蓝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杨铿(图源:网络)“在我看来,如果不做颠覆式的商业模式再造,只是一个纯粹的地产商,今后很难生存,所以一定要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年全国“两会”期间,杨铿对外界表示。当时,蓝光成立文旅集团,推出“水果侠”主题世界IP。在推介材料中,蓝光称,“(水果侠)填补国产文旅IP的空缺。与其他乐园品牌相比,水果侠项目开发周期短、选址灵活、投入少回报快、自主性强,不依赖国外乐园品牌”。据不完全统计,从年到年不到两年时间,蓝光文旅在全国跑马圈地,签约了包括都江堰、天津、昆明、济南、扬州、邯郸、新乡等多地项目,合计规划超过0亩地,计划投资超过亿元。但文旅项目难赚钱是业界共识,此前,万达13个文旅项目也因经营不利全部卖给了融创。蓝光文旅也逃不开这样的宿命。年4月,在距离融创文旅城不足3公里处,第一个蓝光水果侠星球主题乐园落地在都江堰,当时宣称投资近20亿元。仅仅三年后,在疫情到来的年初,该项目便宣布暂停运营,直到今天也未有恢复营业。此外,作者梳理发现,目前除天津、昆明、重庆等地的三两项目在建外,其余项目至今尚无进展。在蓝光内部,文旅板块仅实际运营两年,旋即在年底被整合进商业集团,文旅两任负责人张强、唐*也先后离职。不过,在蓝光发展财报中并未披露文旅项目的财务数据,暂无从得知其具体亏损情况。03.大批高管密集离职,最年轻的房二代接班后路怎么走?多元化业务遭遇滑铁卢、调控风暴降临的同时,蓝光内部管理层动荡不安,短短半年三任总裁级高管离职。年12月,杨武正接任余驰,被任命为蓝光发展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分管投资体系、经营体系。半年前,杨武正取代蓝光发展副董事长张巧龙进入蓝光董事会。杨武正为杨铿次子,去年刚满25岁,也创下了业界最年轻房二代接班的记录。一位蓝光内部人士对作者表示,杨铿长子也在蓝光工作,至于为何次子接班,内部员工也不清楚。外界对于这位95后接班人知之甚少,网上甚至找不到他的照片。提名董事的公告显示,杨武正持有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金融本科学历和英国华威大学金融硕士学历,曾任蓝光投资控股集团董事、董事长助理。新官上任三把火,年1月底召开的蓝光年终总结会暨来年经营会上,杨武正有句话格外引人注意。他表示,蓝光的管理,要在保证权威性的前提下,去服务于业务,“我们的导向是要在合适的约束下,让员工放开手脚,去努力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前后半年之内,据统计,余驰、张巧龙、王万峰(副总裁)、孟宏伟(人力负责人)先后离职,他们多为在蓝光工作超十年的老臣。此前,房地产圈鲜有如此短时间大规模流失高管先例。至于是主动离职还是被迫离开,目前尚不得而知。如今,辅佐杨武正的职业经理人,是来自华润置地的迟峰。他于年12月入职蓝光发展担任CEO,其成名于华东市场的开拓,符合杨铿推进“东进南下”战略的人选标准。“东进南下”战略的代价,则是顾此失彼,蓝光不断失守大本营成都区域。财报显示,从年到年上半年,成都及四川区域销售额占比从40.9%下滑至17.33%。一位长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